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维持较高景气度。以及安徽省加快融入“长三角”、“双招双引”、“四上安徽”等区域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发布的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政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等,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仍将持续,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都为行业发展创造政策红利。投资托底经济基本盘的作用没有变。有效投资需求大、潜力大,基建作为经济逆周期调节器之一,当前,推动技术进步、产业改造升级也离不开投资,2022年是基建大年,成为国家面临内外部压力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受疫情影响。
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短暂冲击,随着国家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国内建筑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建筑业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979.8亿元,同比增长7.6%,较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5.1个百分点;全国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490,317.8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新签合同额149,733.9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129,495个,同比增长12.5%;从业人数4,174.7万人,同比增长0.1%。上半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78,805元/人,同比增长6.3%。综合来看,建筑行业总产值、新签合同额、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数量及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较上年同期仍有明显增长,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依然稳固,行业仍旧面临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落地实施,绿色节能建筑新航道不断拓宽,建筑行业仍有较长红利期。行业内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型建筑业企业正加快产业链高端补链、强链步伐,全面提升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双碳约束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建筑等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提前进行绿色转型以及在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有优势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市场结构的调整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将深刻改变建筑业的实现方式、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房地产政策的整体宽松力度不断加大。在中央和部委层面,今年以来基本确立了房住不炒前提下的因城施策基调,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继续执行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制度,要求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维护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在地方层面,地产宽松政策主要在于调整“限贷、限售、限购、限价”政策,目前已有上百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预计下一阶段,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有望整体提升,行业在“良性循环”下会更加平稳健康,更好地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房建工程业务与房地产行业态势、制造业产业优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等密切相关,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市场,随着中央到地方对地产政策的整体宽松力度不断加大,房建领域的投资景气度有望回升,对房屋建筑工程业务产生利好。另一方面,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及保障房等项目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房地产政策对房建业务的影响,保障房建设、公建设施建设、智慧厂房建设、传统厂房智能化改造升级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好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