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蜜雪冰城也是为数不多的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的茶饮品牌。截至 2022 年 3 月末,蜜雪冰城已有加盟门店 22229 家,庞大的门店数量自然会加大对原材料的需求程度。一方面,蜜雪冰城对上游的奶、茶、果、咖、糖等原材料采购有议价优势,能以低成本采购高品质食材;另一方面,相对于依赖店铺流量的茶饮销售,直接卖原料给加盟商,确实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据了解,蜜雪冰城的直营店很少,绝大部分是加盟店。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可以说蜜雪冰城本质上是主做供应链的企业。据蜜雪冰城的官网介绍,蜜雪冰城各个加盟门店的核心茶饮原料均来自蜜雪冰城自建的工厂,即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这就使得蜜雪冰城的原材料可以直接供货加盟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显而易见,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并不来自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而是向加盟商销售制作各类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
奈雪的茶定价普遍较高,即使降价调整之后,价格仍然要高出蜜雪冰城不少。而蜜雪冰城显然走的路子与奈雪的茶不同,在茶饮赛道上,蜜雪冰城能够更好的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吗?
证监会官网显示,蜜雪冰城的赚钱能力毋庸置疑,拟登陆深交所主板,蜜雪冰城必须榜上有名。主承销商为广发证券。估值 649.6 亿元。若上市成功,成为中国茶饮品行业中市值最高的公司。提起近几年大热的新茶饮,据招股书透露,蜜雪冰城的 A 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作为以一个月前,蜜雪冰城此次 IPO 拟募资 64.96 亿元,蜜雪冰城用低价平替的策略打造出了一个 奶茶帝国 ,从 25 年前仅有两三平方米的 寒流刨冰 ,将超越总市值 85 亿元左右的奈雪的茶,到如今坐拥两万余家门店的 雪王 ,并有望冲击 A 股新式茶饮第一股?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此疑问,相较于中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二三十元的鲜果现制茶,蜜雪冰城是如何通过 3 元冰淇淋、4 元柠檬、最低 5 元的现磨美式咖啡,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 年度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 2796 亿元,公司 蜜雪冰城 品牌门店 2021 年度终端销售额约为 200 亿元,约占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的 7.15%。
从蜜雪冰城的招股书其实可以窥其究竟。在蜜雪冰城的营收构成中,69.89% 来自食材,这也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来自于杯子、包装袋、吸管等包装材料,约占 17.19%,6.72% 来自设备设施,3.5% 来自营运物资及其他,1.89% 来自加盟商管理。
数据显示,2019-2021 年,蜜雪冰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5.66 亿元、46.80 亿元和 103.51 亿元,2020 年、2021 年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82.38%、121.18%。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5 亿元、6.32 亿元和 19.10 亿元,后两年同期分别增长 104.58%、106.05%。此外,今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实现营业收入 24.34 亿元,同期净利润约为 3.90 亿元。
不过资本市场对于茶饮赛道并不看好。作为 港股奶茶第一股 奈雪的茶(市值已跌去三分之二以上,并且仍然在亏损中。2022 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实现营业收入 20.45 亿元,同比下降 3.8%;经调整后亏损为 2.49 亿元,同比扩大 417%,上年同期盈利 482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