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带动大发展。春节过后,龙岗区快马加鞭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奏响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春天奋进曲”。
夜幕降临,彩灯在客家古建筑群中渐次亮起,流光溢彩的甘坑小镇“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
2021年,为进一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机遇,加快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区委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紧密结合“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龙岗
回溯龙岗区重点区域版图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引领着经济版图的变迁。
基层方面,作战蓝图发布后,龙岗区多个街道纷纷认领“任务书”,在各自的2021年工作报告中均表态,将积极投身新战略实施。
龙岗提出,今年将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下称“新战略”),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智芯”,低碳智造和数字信息为东西双核心,联动多个发展支点,全力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
“全区超过70%的东进项目和重大项目位于重点区域,重点区域GDP和财政税收总量占全区总量的70%以上。”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负责人介绍,目前,龙岗重点区域总面积186.74平方公里,扣除生态线平方公里,是龙岗发展最具基础和优势的核心发展区域。
作为深圳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龙岗区11个街道内,分布着13个重点区域,每个街道均有了带动发展的龙头。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龙岗正着力在重点区域培育形成多门类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信息和通信技术、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绿色能源、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产业。
是价值产出的密集地带,重点发展区域,是GDP产值的贡献大户,往往被看作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重点区域,是引领和代表全区质量型开发建设的核心地区,也是龙岗实现“东进战略”和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重要实践地和承载地。
2013年底,市政府按照“一区一策、错位发展”“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原则,统筹规划了13个重点区域(现已增至18个),其中龙岗有四个,分别是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和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如今,在“引擎”和“发动机”的牵引下,“龙岗号”正乘着新基建东风,依托日益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丁山河蜿蜒,由北向东环绕着的一片土地上,一个充满低碳元素的绿色发展样板——深圳国际低碳城正在形成。
从大运山上远眺,神仙湖畔,深圳国际大学园内上演着一场城区与大学互动的协奏曲。
曾经一块不起眼的农田,如今巨型厂房拔地而起,一座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的阿波罗未来产业城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
回溯过往,龙岗区重点区域经历了由“4+2”到“4+9”的发展格局,谱写了城市快速发展和重点区域“开花结果”的协奏曲。
历经7年的探索发展,龙岗由4个市级重点区域发展到“4个市级+2个区级”,再到实现每个街道都有动力的全面发展模式(4+9,13个重点区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领跑作用明显。
深圳市大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井架林立,机器声隆隆,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奋战作业。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大运地铁站井架林立,机器声隆隆,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奋战作业。未来深圳东部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枢纽的主体结构施工处于高峰阶段。